情绪指纹是不存在的
一种情绪是由多条神经决定的
我们每天都在用概念模拟眼前的世界,大脑构造概念,结合外部环境的感觉,赋予意义。
当涉及到的概念是情绪概念,大脑就会构建情绪的实例。---情绪建构理论。
传统情绪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天生的,每种情绪由专门的神经元负责。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,自发的产生情绪,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。(例子:图片,蜜蜂)
情绪不是对世界的反应。人不是感觉的输入者,而是构建者。(延伸:学习新知识,是由之前的旧知识区作为接口。)被一个扇了一掌,是生气还是恐惧,取决于这个人是壮汉还是小孩)
整体论,涌现性以及简并(多对一:多个神经元部分,合成一种特定的情绪)。大脑的核心系统就像厨房,各个神经元像食材,可以用不同的食材做出不同口味的面包。即使用同样的配料,烘烤的时间,食材的重量一样,做出的面包口味还会不同,因为周围的环境依然会影响。
情绪是一种社会现实
从文化中习得概念,并通过社会认同把额外功能赋予感知时,生理变化,如心率,血压,或者呼吸的变化才会成为一种体验。
实例和类别
情绪是被练成的,是被我们练成的。我们无法识别和确定情绪,在需要的时候,我们通过大脑系统的复杂互动,随时可以构建自己的情绪体验。
大脑是会预测的,预测是对感觉的一个模拟。
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,可以理解为预测和感觉输入的组合。
现实预测主义。--身体预算(法官饥饿时不批准假释)
感觉会影响视觉和听觉
情感是车里的司机,而理性是乘客。大脑听从的是身体预算的指挥
我们的决定是和内感受和情感有关
感知周围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你的大脑的概念表征的。
概念:如果没有概念,体验的就是一个充满各类噪声的时间。
情绪概念是以目的为导向的。同样是快乐,可能微笑,尖叫,喜极而泣。
词汇:了解概念的基础。小孩子先接收到一个词汇,大脑对这类词汇进行整合实例。寻找这些实例的共同特征。利用符合情景的概念赋予感觉以意义,构建情绪的一个实例。
情绪:快速的预测,然后用一个概念去解释这个感觉。
【常识】情绪是天生自带的,是对外部世界的一个反应。
【反常识】情绪不是对世界的反应。人不是感觉的输入者,而是构建者。
【出处】《情绪》第五章,Lisa Feldman Barrett
【例子】被一个扇了一掌,你是生气还是恐惧,取决于打你的人是壮汉还是小孩。
【启发】我们感知周围的每一件事都是又大脑的概念表征出来。有了”恐惧“这个概念,遇到危险时才会感觉到恐惧。当遇到危险时,心跳加速,手心出汗。同时大脑会快速的预测,根据过往经验预测。预测的结果相符,需要用一个概念赋予意义,于是“恐惧"情绪产生。
文化是会一代一代的传播下去的。上一代的大脑模式会连接给下一代。
一件事情让我很生气,这个生气是指:在之前,你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场景,而过去你见过某个生气的实例。
由此,按照过往的思考模型继续下意识的生气。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