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我们身在何处?

昊明
2024-04-03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3 阅读 / 12085 字

如何理解世界

img

追溯人的最初起源,几万年间,都是围绕生存和繁衍2个事情展开,而繁衍是为了生存延续,这样看来,人活着仿佛只做了一件事:生存。

政治,经济,文化,艺术,生死,思想等等等等,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衍生出来的。如何生存,如何更好的生存,如何繁衍,如何更好更多的繁衍。

我们眼前的繁杂世界,都是生命体为了求存所衍生出来的。

为了增加生存概率,人与人之间有了协作,女性寻找更多生存资源的男性,男性寻找更有繁衍价值的女性,家庭产生。

家庭组合成部落,部落形成城市,城市形成国家,或者更大的共同体。

演化过程中,形成了各自适应器,带着过去的记忆,在现代生活。过去稀缺的糖分,信息,现在变成了过量。但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,依然想更多的获取。

于是,肥胖,信息焦虑接踵而至。

从哲学角度讲,人生存的核心诉求是获得幸福。而幸福是一种主观感觉。是个人期望和主观世界的对比。人的七宗罪: 傲慢 、嫉妒 、愤怒、懒惰 、贪婪、暴食 和淫欲。附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,无法有强有弱。

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,有2个策略,要么降低需求,要么增加资源。#思考#

穷像是变成原罪一样,因为匮乏,没有获得更多资源的本金,而变的更匮乏。

人对信息的处理偏好和优先级就是基于这种求生的本能。

获取更多优质资源,取决于大脑做出的正确决策。通过自我不断变强的方式是认识自我,和外部资源的关系。

经济学上叫复利,数学上叫递归。

社会资本,经济资本,文化资本,心理资本,技能资本,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和影响。

我们生来就是在做交易。

在各自的人生阶段,有不同的人生主题,就要有不同的策略,因地制宜,因时制宜。如经济资本匮乏时,先增加技能资本,和文化资本,训练心理资本,最终获得一定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。

以满足最底层的生存需求。

如何理解社会

img

一个不懂日语的人,站在东京街头,看到广告牌就只能是那些中文。人的认知都会被自己设限。

人从自我的角度抽离去看待社会的时候,往往是非理性的。

这个社会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门槛,以稳定阶级利益。中下阶级想打破的话,就需要创新。

大部分时间,我们都是工具人而已。第一次是通过技能赚钱,第二层是管理,第三次是配置资源。

当一个人所有精力就用在温饱问题上,也就没有时间思考其他。就好比,一旦接受了996,就无法再为长期规划考虑。只能用不停的做事,麻痹当前的问题。

升级自身的首要关键,降低消耗,增加精力去考虑长远。

人人生而平等,作为过去一个口号,慢慢强调是人格上平等,而不是其他。平等意味着停止流动,像一滩死水。阶级一定存在,且永远存在。

而像我们一样更多的平民就好比燃料,推动着社会发展。

大城市吸引人的是机会,驱赶人的是成本。

经济增长的唯一源动力是社会资源的利用率的提高。

提到利用资源的能力,也是个人破局的关键。

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出能够创造出增量的人,以维持社会运转。是用人性的光辉去修复因为生存竞争造成的创伤。

而现在的我们,在情感教育中缺乏理性,科学教育中缺乏逻辑,生活教育中缺乏成本概念,素质教育中缺乏美的欣赏能力。

衣食住行的本质是社交,社交的本质是人类需求的归属感和优越感。

任何一种社会运动,都源于一种思想营销,兴于庞氏骗局,止于秩序重建。

如何理解组织

img

权利的本质是组织,组织越大,最高层的权利越大。信念越统一,裹挟力越紧,组织能力越大。

宗教也好,文化也好,道德、文化也好,都是想把个体凝聚成一个更大的共同体。

人类崇拜的只有一种东西——力量。

一个结构的问题,取决于基础底层。袁世凯复辟帝制,没几天就被推翻,也是基础已经不再的缘故。

一个企业的内部只有成本,只有外部的品牌才有价值。

与穷者言富,与富者言贵,与贵者言高,与高者言势——势是随时变化的,作为深嵌于统治结构之中的寄生者,大势一去,万事皆休

看过《人类简史》会理解,国家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共同体,因为我们达成了共识,认可是一个大组织。和宗教没有本质的区别。强制性通过教育灌输,并惩罚质疑的人。

组织越大,层级越下的个体越低价值。领导者扮演的是指出关键问题,梳理方向的人。

以系统性的眼光看到世界,再结合人性,即可预判到某些事情发展到轨迹。

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想看到的,你相信的一切都是你愿意相信的。

如何理解人性

img

我们遇到的心理问题,大多可以追溯到过往成长的缺失的那部分,后天期望获得弥补,而形成的应激反应。

人一旦不被内部缺失所束缚,也不被外界所绑架,就会迸发出超高的判断力和预判力,变的更有智慧。

人是一个非理性和理性共同作用的复杂体。而大部分决定都是非理性先行。日常被手机控制,各种短视频,微博,朋友圈,不同的打开查阅。被低价值的信息投喂,以获得短暂的快感。

世界的运转,是基因(人性)对无限需求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所推动。

当个体无论如何都无法前行时,就会选择反向运转,如佛系,如躺平,都是为了减少损耗。

我们过往的生存环境,形成一定的生存策略。策略具备稳定性。在布迪厄提出的社会资本中,策略即一个人行为的“习性”。 当外部环境变化时,依然保持旧的生存策略,是很多悲剧的根源。

我们学习事务不能总学习细枝末节,这样永远处于低级学习。更应该看背后运行的机制。

好比一段关系,如何判断是否破裂,从停止沟通开始,以是否存在鄙视为主。

一段关系是否具备延续,从是否有充分交流并形成长远共识。

焦虑,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难以把控。人的整个需求,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安全感。

人的安全感又会因为所处的生存结构,而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。这种生存本能,想获得更多的倾向具有很强的导向性。

弱者总要求别人完美,强者才会包容别人。

人和人之间是驯化与被驯化的关系,行为是由精神结构产生。2个不同场域的人沟通,即使用同一个词,都未必理解一致,匹配度很重要。

如果想获得一样东西,自身暂时无法和其匹配。那么接受现实,绘制地图,寻找隐形方法,继续创造条件,或者调整预期,以获得长期回报。

越缺乏自我的人,越需要外在的装饰。

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定要学会和自己和解,和解不是妥协。对能够着的东西,努力争取,够不着的就放下,放眼长远。

人是复杂且多变的,简单的贴标签就像刻舟求剑一样。判断一个人,是判断对方的生存结构和精神需求。

什么时候人不再变的患得患失,变的坚定?从了解自己的精神结构和习惯塑造的痕迹,看清楚所处的生存结构,不再频繁的从外界获得安全感,开始接受不能改变的,确定可以改变的。更加的务实。

考虑问题时开始从非黑即白,变成两权相害取其轻。

两个人相处,能够长久的势必不能单方面输出,而是相互。

这里面有情绪价值,成长价值,实用价值。

如何理解身体

身体是一个平衡系统,经过几万年的进化,有各种适应器。早睡早起,饮食规律,多运动,基本是保持一个好身体的必要条件。身体生病,要么是遗传,要么是吃出来的。

如何理解情绪

情绪是后天建构起来的,而并非先天自带。

人面对一定的情景,会先预判,再核实,最后得出情绪。

情绪不是原装自带的,情绪是你我建构出来的。情绪不是你对世界的反应。它们是你的大脑对你自己身体中发生的事情的理解,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关,以便它能够弄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。

情绪不是“降临”到你身上的,情绪就是你制造的。情绪是源自于你的身体如何反应,以及如何理解外在世界。它是这两个事情综合在一起的产物。

如何理解时代主题

在社会背景下,每个时代都有一个主题。这个主题就是意识形态。比如上世纪,我国的宏大叙事是进步,发展,奋斗,而目前的主题,是活出自我,体现出自我价值。

如何理解家庭

家庭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,家庭内部也是一个系统,系统讲究平衡,一旦打破,就会分裂。

如何理解信仰

信仰是一个组织的一种共识。

人最开始的优势是单一的技能,然后是综合的才能,最后是面对不确定性的定力。

0

评论区